星展香港和畢馬威聯合報告:香港上市企業在氣候披露和轉型準備程度 與港交所近期氣候披露要求存在三大差距 | English
Hong Kong.18 Feb 2025
帶領改變:數據、知識和資金支持是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報告聚焦六大消費品及物流相關行業
Hong Kong, 18 Feb 2025 -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星展香港」)與畢馬威今發表聯合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消費品上市企業與香港交易所(港交所)近期的氣候披露要求相比,於氣候披露和轉型準備程度方面,在數據、知識和資金均存有三大差距。

該報告亦強調披露和轉型之間存有互相依賴關係:監管機構增加數據覆蓋範圍要求,將能改善披露質量,提升披露目標,進而推動減碳工作。
畢馬威中國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吳國強指出,行業已經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在有效管理排放數據以及制定具現實意義的目標和轉型計劃方面,明顯缺乏相關資源和專業知識。
目前企業ESG披露框架有助企業以一致的方式展開相關報告,對環境和社會影響進行量化和對標。儘管目前挑戰更多是範圍三排放數據不足,但隨著大企業逐步應對範圍三排放披露要求,預計這方面的差距將逐漸縮小。強化氣候披露,使商業策略與科學減碳目標對齊,將有望令披露報告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最終推動低碳經濟轉型。
是次發表的聯合研究報告,審視了目前受訪的香港上市企業在精確披露減碳信息和進展方面面臨的挑戰,並重點聚焦六大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龍頭企業,包括服裝、餐飲、家居用品、酒店、物流交通與汽車等。該行業供應鏈紛繁複雜,環節眾多,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機遇與挑戰。
自2025年1月起,港交所發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要求香港上市企業就其氣候相關事項披露更詳細的ESG策略、管治、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信息。這些新規定均突顯了市場對透明和全面的氣候報告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香港上市企業遵從全球標準的必要性。
有關更多報告內容,請參閱:《帶領改變:香港上市公司關鍵行業的氣候資訊披露與前瞻》
*《轉型計劃工作小組披露框架》,2023年10月出版,資料來源:https://transitiontaskforce.net/wp-content/uploads/2023/10/TPT_Disclosure-framework-2023.pdf
# # #
關於星展銀行
星展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業務遍及19個市場。總部設於新加坡並於當地上市,星展業務覆蓋亞洲三大增長主軸,即大中華、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星展資本充裕,所取得的AA-和Aa1級信貸評級位列全球最高級別之一。
星展集團分別獲《環球金融》、《歐洲貨幣》及《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銀行」,引證集團的全球領導地位。集團亦帶領業界以數碼科技重塑銀行業未來,獲《歐洲貨幣》選為「全球最佳數碼銀行」及獲《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創新數碼銀行」。此外,星展於2009至2024年更連續16年榮獲《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亞洲最安全的銀行」。
星展集團在亞洲提供包括零售銀行、中小企業銀行及大型企業銀行的全面金融服務。生於亞洲、長於亞洲,星展洞悉在亞洲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營業務的秘訣。星展深信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夥伴關係。透過星展基金會,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支持兼具獲利和為社會和/或環境影響的雙重底線特質的社會企業。星展基金會亦積極回饋社會,包括為社區提供未來技能及食物支援。
星展於亞洲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並著重員工溝通與賦權,提供員工廣闊的發展機會。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dbs.com。
關於畢馬威
畢馬威在中國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4,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畢馬威於1945年在香港開展業務。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在中國內地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2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75,000名專業人員。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植根香港八十載
2025年,畢馬威慶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八十周年。畢馬威自1945年起紮根香港,為首家在本港建立業務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八十年來一直與政府、監管機構及商界攜手合作,協助建設香港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及金融中心。憑藉這份合作無間的夥伴關係,畢馬威與客戶和本地社群建立了長久的互信基礎,成就畢馬威「80年的信任」的核心價值和周年誌慶主題。

星展香港董事總經理兼企業及機構銀行總監陳智勇(左)、畢馬威中國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吳國強(右)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消費品上市企業在氣候披露和轉型準備程度在數據、知識和資金方面存有三大差距。
是次發表的《帶領改變:香港上市公司關鍵行業的氣候資訊披露與前瞻》(Driving change: the climate disclosure of Hong Kong listed companies in key sectors and the road ahead)研究報告,選定了香港上市企業在展開氣候相關披露的狀況,指出要實現有效減碳需要具備三大關鍵要素:準確的數據、全面的知識、以及充足的資金支持。報告調查顯示,受訪企業在這三大要素均存在差距,即缺乏與範圍三排放相關的數據、缺乏設定有效目標和轉型計劃必備的知識、以及缺乏執行此類計劃所需的資金。該報告亦強調披露和轉型之間存有互相依賴關係:監管機構增加數據覆蓋範圍要求,將能改善披露質量,提升披露目標,進而推動減碳工作。
- 數據為本:超過半數企業仍未披露範圍三排放數據 — 由於獲取高質素數據存在困難,有6成受訪企業尚未開始報告其範圍三排放數據,儘管當中大部分企業約7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範圍三。
- 目標引領:大多數企業缺乏科學基礎的減碳目標 — 即使有85%受訪企業已在其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承諾披露減碳排放,惟57%未能以科學為基礎設定目標或遵循國際披露標準。
- 迫在眉睫:企業需制定全面的低碳轉型計劃 — 根據轉型計劃工作小組(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TPT)*提出的3A原則,即目標(Ambition)、行動(Action)和問責(Accountability),僅1成受訪企業的轉型計劃有較高的完整度。
畢馬威中國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吳國強指出,行業已經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在有效管理排放數據以及制定具現實意義的目標和轉型計劃方面,明顯缺乏相關資源和專業知識。
目前企業ESG披露框架有助企業以一致的方式展開相關報告,對環境和社會影響進行量化和對標。儘管目前挑戰更多是範圍三排放數據不足,但隨著大企業逐步應對範圍三排放披露要求,預計這方面的差距將逐漸縮小。強化氣候披露,使商業策略與科學減碳目標對齊,將有望令披露報告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最終推動低碳經濟轉型。
是次發表的聯合研究報告,審視了目前受訪的香港上市企業在精確披露減碳信息和進展方面面臨的挑戰,並重點聚焦六大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龍頭企業,包括服裝、餐飲、家居用品、酒店、物流交通與汽車等。該行業供應鏈紛繁複雜,環節眾多,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機遇與挑戰。
自2025年1月起,港交所發布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要求香港上市企業就其氣候相關事項披露更詳細的ESG策略、管治、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信息。這些新規定均突顯了市場對透明和全面的氣候報告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香港上市企業遵從全球標準的必要性。
有關更多報告內容,請參閱:《帶領改變:香港上市公司關鍵行業的氣候資訊披露與前瞻》
*《轉型計劃工作小組披露框架》,2023年10月出版,資料來源:https://transitiontaskforce.net/wp-content/uploads/2023/10/TPT_Disclosure-framework-2023.pdf
# # #
關於星展銀行
星展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業務遍及19個市場。總部設於新加坡並於當地上市,星展業務覆蓋亞洲三大增長主軸,即大中華、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星展資本充裕,所取得的AA-和Aa1級信貸評級位列全球最高級別之一。
星展集團分別獲《環球金融》、《歐洲貨幣》及《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銀行」,引證集團的全球領導地位。集團亦帶領業界以數碼科技重塑銀行業未來,獲《歐洲貨幣》選為「全球最佳數碼銀行」及獲《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創新數碼銀行」。此外,星展於2009至2024年更連續16年榮獲《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亞洲最安全的銀行」。
星展集團在亞洲提供包括零售銀行、中小企業銀行及大型企業銀行的全面金融服務。生於亞洲、長於亞洲,星展洞悉在亞洲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營業務的秘訣。星展深信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夥伴關係。透過星展基金會,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支持兼具獲利和為社會和/或環境影響的雙重底線特質的社會企業。星展基金會亦積極回饋社會,包括為社區提供未來技能及食物支援。
星展於亞洲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並著重員工溝通與賦權,提供員工廣闊的發展機會。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www.dbs.com。
關於畢馬威
畢馬威在中國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4,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畢馬威於1945年在香港開展業務。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在中國內地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2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75,000名專業人員。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植根香港八十載
2025年,畢馬威慶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八十周年。畢馬威自1945年起紮根香港,為首家在本港建立業務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八十年來一直與政府、監管機構及商界攜手合作,協助建設香港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及金融中心。憑藉這份合作無間的夥伴關係,畢馬威與客戶和本地社群建立了長久的互信基礎,成就畢馬威「80年的信任」的核心價值和周年誌慶主題。